
地 址: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佳园路2-2号光谷国际商务大厦A-2404
电 话:86-027-13986126423 87638853 87638957
传 真:86-027-87638956
零件也要自主生产 掌握核心技术
本站发布日期:2011-8-15
工程机械零件一直是我们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,市场很大,但是却有着“大企业不愿干,小企业干不了”的特点,所以很多关键部位的零件都是靠进口,国内能自主生产的很少,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,而且使得很多核心技术是不能被我们自己掌握,无法实现自主生产。为了解决零部件落后的现状,国内知名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开始加大零部件研发力度。
通常,国内机械部件的发展路径有以下三条。
一是选择合资。但合资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关键技术,外资公司把多年潜心研究的机械技术成果,拱手让给中方的情况凤毛麟角。而且,在很多技术已被垄断的格局之下,海外企业更不会把技术输入中国。
二是中国企业通过掌握海外工厂的控股权,以此提升技术能力。这类例子不乏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、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、沈阳机床集团并购德国希斯等。但出手收购的中方公司,必须要经过多年发展,具备相应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才能成行。
三是依靠自主研发。目前,专注于矿用设备制造的太原重工、研制发动机零部件的江淮动力、生产轴承的天马股份、轴研科技等,都在不断投入有技术含量的基础件研发领域。
除了一些专做零部件的企业外,整机制造企业也将目光放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。因为基础部件的发展,不单关系到整机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,还体现在其他方面。
基础件的高端技术制造放在国内之后,为该零部件配套的大批设备和技术也会逐渐成熟。比如,柳工从海外引入“变速箱”公司合资生产后,为变速箱配套的一些国产铸件和热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。
整机企业的配套基础件跟上后,能帮助公司减少存货和资金占用。